全体同仁、社会各界朋友们: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又将站在新的起点。在这岁序更新的美好时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赣江新区医院(赣江新区人民医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向一直以来努力工作的全院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医院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和信赖我院的广大人民群众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
回首2023,初心如磐,浇筑鲜明基调
我们坚持党建领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总书记赋予江西“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使命任务,持续推动党组织“三化”建设、一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先后组建团总支、工会,发挥好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始终把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作为主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获批赣江新区党建品牌项目,着力打造红色医疗服务圈。我们坚持制度建院,认真落实院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聚焦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全面梳理1000余条规章制度。我们大力实施“文化铸院”,以全新的院徽、院训、文化内涵凝聚医魂,构建医院新文化体系,唱响医院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我们以差异化发展,多学科融合为路径,实现新突破,找到新亮点,健康管理中心、消化微创诊疗中心、消化普外病区等特色学科初具规模。我们以人才引育为先手,由南大一附院派驻常驻专家57人,坐诊专家31人,自主招聘人才27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85.24%,硕士及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46.72%,全职引进副高以上专家3名,柔性引进中科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神经外科教授孙树杰;总院常驻专家申报国自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中医药科技计划6项,荣获国家级教学荣誉1项、省级教学荣誉9项。
我们创新服务举措,依托“党建+医联体”“医联体宣传联盟”“党建+义诊”等新模式,通过医校、医企、医社等多方的联动,搭建区域医疗直通车,组织医务人员近500人次,向20余个社区和学校的居民送去义诊咨询服务上万人次。我们坚守公益属性,举办首届“家庭医生研修班”,助力新区全科医学、基层卫生医疗体系的发展;扎实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育龄妇女“两癌”筛查等民生工程。我们深化对外合作,与新祺周卫生院、冠山管理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和江西机场集团、中国水电八局赣江尾闾总包部等10余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挂牌成立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实招硬招真招书写成硕果累累的答卷:我们如期推进医院全面开业,统筹开放26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150张住院病床,提供门急诊服务3万余人次,实施手术900余台,出院人数2千余人次,共收获锦旗40余面,做到零术后并发症、零医疗事故、零医疗纠纷。我们大力推动学术交流,成功承办首届赣江消化及消化内镜论坛。我们持续聚焦群众需求,推进食堂就餐模式全面升级,获批赣江新区首个“营养健康食堂”。我们积极拓展智慧化医疗服务应用,“基于5G+跨院区远程诊疗智慧平台”斩获医院首个省级奖项——5G应用征集大赛江西区域赛医疗行业赛三等奖……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
无数细微的瞬间堆叠成厚重平实的时光:有从贵州遵义远道而来慕名求医的重度胰腺炎患者,有飞机备降紧急接诊抢救的突发呕血的女性旅客,有高温作业重度中暑险些丧命的年轻小伙,有在多学科联合救治下重获新生的重症脓毒血症休克患者,有在医院降生的第一个新生儿“依依”……他们的坚强和信任是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追梦者。展望2024年,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迎来关键期,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心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主动融入服务赣江新区发展大局。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省卫生健康委“四区四高地”战略,不断强内涵,扩外延,深入推进技术创新、管理革新和服务更新,早日建成有特色、高质量、服务优、环境美的现代化智慧型三级综合医院。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南大一附院赣江新区医院始终与党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向着人民追求健康福祉、美好生活的目标不断前行。
党总支书记 黎国庆
党总支副书记、执行院长 熊华威
2023年12月31日
院区地址:江西省赣江新区直管区民心大道269号、369号
赣江新区医院行政总值班电话:191 7010 2962 预约挂号电话:0791-88385387
copyright @ 202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赣江新区医院版权所有
医德医风投诉热线:0791-88385351(非工作日时间请拨打总值班)
官方微信公众号